六十五歲的林先生,過去有抽煙習慣,但已戒除。如今生活規律,注重養生,只是有慢性B型肝炎帶原病史,所以年過中年以後,年年都接受肝臟超音波的檢查來監視肝臟的變化。今年幫他作超音波健檢的醫師除了幫他看肝臟之外,也幫他掃描了一下腹內的血管構造,沒想到在林先生的主動脈發現了一顆足足有六公分大小的主動脈瘤!於是即刻轉介到附近醫學中心的血管外科,成功地進行了微創主動脈支架治療,解除了一個肚子裹面的未爆彈!
0 Comments
下肢動脈阻塞性疾病,也就是下肢血管的阻塞或狹窄,在作血管介入氣球擴張之後,有些病人必需要植入金屬支架(bare metal stent/裸支架)作為血管暢通之用。然而,也有不少的支架植入後一段時間,發生所謂的支架再狹窄的情形。(支架再狹窄,也就是植入人體的金屬支架管腔,由於血管內皮細胞的不正常增生,而造成的管腔變小。)血管支架如果有支架內再狹窄,往往會使得血管的血流流量變小,血流不足,進一步使得下肢缺血的症狀又再度復發。在這種情形之下,就必需再作再一次的血管介入治療來解除相關症狀。然而,再一次的氣球擴張往往效果維持不久,往往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方式。 警語:本文內附疾病照片可能會讓你看了不舒服,所以我們做了暗面處理,讀者可自行斟酌點選圖面放大檢視。如果讓你有不舒服的感覺,還請見諒。 血管性疾病和慢性傷口瘉合不良有一定的關係,我們的下肢如果發生傷口,經過一段時間一(一個月)如果還不會瘉合,我們就成為慢性傷口癒合不良。
通常,傷口在一個月上,還沒有癒合,就可能是有特別原因,慢性傷口癒合不良的成因有很多,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分類:血管性慢性傷口,糖尿病慢性傷口,創傷性的慢性傷口,壓力性慢性傷口,以及其他原因包括皮膚病變以及腫瘤所形成的慢性傷口……等等。這麼多林林總總的原因形成了慢性傷口癒合不良,其中最為臨床醫生及病人忽略的就是血管性的成因。 下肢動脈阻塞性疾病,也就是慢性下肢缺血,是一項屬於老年人的退化性動脈疾病。這項疾病的發生,往往是日積月累慢慢發生的,症狀的情形也是相當緩慢,有的時候在不知不覺當中就威脅到了中老年人的健康,平時如果少了一份警覺性,往往就忽略了相關的症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