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健康網
  • 首頁
  • 血管健康知識
  • 就醫資訊
    • 血管疾病(依病名分)
    • 血管疾病(依症狀分)
  • 名詞解釋
  • 關於本網

二氧化碳血管顯影術 (CO2 angiography ) 在周邊血管介入的應用

4/8/2016

0 Comments

 
​現代的周邊血管介入手術(vascular intervention )主要的原理是使用顯影劑將血管病灶用血管攝影描繪出來,在血管攝影X光機底下攝影用導絲、導管及其他的工具把病灶打通。在腔內手術(Endovascular surgery)的過程當中,血管顯影劑(contrast)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然而,血管顯影劑對於一些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者腎臟功能原本就有缺陷的病人,常常是造成手術之後腎功能損傷(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CIN)的原始兇手。
為了減低血管腔內手術後腎功能損傷,在進行血管介入手術前後一定要有充分水份的補充來稀釋顯影劑的影響。今年2016在美國的放射線科介入學會年會當中,加拿大的一家醫學中心大學醫院發表了使用二氧化碳(CO2)作為周邊血管介入顯影劑對腎臟損傷的影響。(參考:http://bit.ly/1PZDiy4) 

他們發現,使用二氧化碳作為周邊血管介入手術的主要顯影劑,來取代傳統的含碘血管顯影劑,可以有效地減少手術之後腎臟損傷可能性。使用二氧化碳作為血管顯影劑,可以將介入手術後原本高達百分之二十九的腎臟損傷機率降到只剩一半,百分之十四。

二氧化碳作為血管顯影劑具有以下的優點:非常便宜,沒有人體產生過敏(Allergy)的可能性,以及對腎臟完全沒有毒性。不過,他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一般而言,使二氧化碳作為顯影劑的血管攝影看起來會比較模糊,需要局部的影像處理以強化,才比較能夠看得清楚病灶的所在來進行手術。所以有的時候,還是需要視情況加一些傳統的顯影劑來作為輔助。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具有某種程度的神經毒性(neurotoxicity),所以不可以使用在胸腔以上的血管攝影,只能運用在腹部動脈以及下肢動脈的血管攝影介入手術。

腎臟損傷是傳統周邊血管介入手術的主要併發症之一。特別是對於那些老年的,糖尿病的病人,為了打通血管,常常會使得腎臟有或多或少的損害。在手術之前,如果小心的評估病人,覺得有腎臟損傷的可能性,那麼可以考慮使用二氧化碳作為主要的血管介入手術顯影劑,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幅減低使用傳統顯影劑的量,也就減少了腎臟損傷的機會。

​特定的病患選用二氧化碳進行血管介入,可能使得手術更安全,有效,為病人帶來更多可能的利益。

文 / 血管外科 柯博仁醫師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按這裡提問


    分類瀏覽

    All
    動脈瘤
    動脈阻塞
    動脈剝離
    靜脈栓塞
    靜脈曲張
    洗腎通路
    醫療器材
    血管健康資訊

    分月瀏覽

    March 2019
    June 2018
    April 2018
    February 2017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April 2016
    Dec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RSS Feed

©2014 - 2020 血管健康網 vascular-heal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非經許可,請勿轉載。
 
免責聲明:本站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用,並非對特定案例之專業診療意見。
Photos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medisave, InstitutoMedico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