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健康網
  • 首頁
  • 血管健康知識
  • 就醫資訊
    • 血管疾病(依病名分)
    • 血管疾病(依症狀分)
  • 名詞解釋
  • 關於本網

胸腹主動脈瘤低侵襲性血管腔內支架治療

2/26/2017

0 Comments

 
主動脈瘤依照疾病發生在主動脈的部位可以分成腹主動脈瘤,胸主動脈瘤,以及牽涉最廣的胸腹主動脈瘤。胸腹主動脈瘤是指主動脈瘤發生的部位牽涉到胸部的主動脈以及腹主動脈,也就是牽涉到的範圍最廣,在治療上一向比較複雜。

在以往胸腹主動脈瘤的治療需要使用傳統的開放式手術,因為牽涉到主動脈部位有許多重要的血管分支,必須用手工一個一個去重新縫合,耗費時間多,併發症比例也高。然而隨著醫療科技以及血管腔內技術的進展,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技術可以提供醫生們使用在胸腹主動脈瘤的治療上,降低手術的侵襲性,增加手術的成功率。
傳統治療胸腹主動脈留的開放式手術,雖然可以有機會成功地切除長段的胸部主動脈瘤體,但是手術傷口相當大,胸腹聯合切口長達數十公分,手術失血量至少幾千西西,手術當中生理狀如果不穩定,常常使得手術之後的胸心相關併發症發生的機會不低,而且由於血管需要橫夾控制才能夠徹底修理,有一定比例的病人手術之後下半身麻痺癱瘓的情形會發生。因此,所有的血管介入醫生無不絞盡腦汁的想把胸腹主動脈瘤的治療推向血管腔內治療的時代。

使用支架來治療複雜的胸腹主動脈瘤大致上可以分為幾個方向:

一使用雜交技巧。
二使用平行支架技巧。
三使用最先進的分支支架。

胸腹主動脈最難處理的部分就是牽涉到很多主動脈的內臟,包括頭動脈,腸繫膜動脈,以及腎臟動脈等等。如何使用支架治療動脈瘤而又能保持這些小動脈的暢通,是現代的複雜胸腹主動脈支架治療的課題。

雜交技術

也就是先用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把這些分支動脈用人工血管做繞道之後再將主動脈支植入。這樣的作法可以說是支架手術與傳統手術的混合。在主動脈處理的部分,用支架處理,不過分支動脈,仍然用傳統的繞道手術,相對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有進了一步,但是仍然不能避免一個很大的皮膚傷口。

平行支架技術

有些熟悉血管技術的醫生就會根據病人的動脈瘤形狀大小、位置,用傳統的胸主動脈支架以及腹主動脈支架和各種小尺寸的覆膜支架,經過精密的計算各個支架大小,直徑,以及長度,拼湊在一起,形成一自製的有分支的支架系統,來達到治療胸腹主動脈的目的。這樣的做法,如果計算精準,技術到位,可以成功地達到治療的目的。不過前提是,在手術之前你需要精密的計算 ,以及全方位的考慮,而且手頭上所能夠擁有的支架數量和尺寸也要夠齊全,主動脈治療團隊的經驗值也非常的重要。對於有大量經驗的主動脈支架團隊而言,大部分的胸腹主動脈瘤都可以用平行支架技巧來克服,達成低侵襲支架治療的目的。
Picture
圖片1:用現成的支架由醫生用平行支架技巧組合而成的分支支架;八爪章魚支架Octopus technique
分支支架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個別的廠商也推出了所謂的主動脈分支支架。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預先做好各個主動脈分支的分支窗口。手術醫生先植入主動脈支架,再從這些已經預先做好的窗口置入各個分支血管的小支架,就可以完成手術。使用分支支架的好處就是醫生在做手術的時候再也不用絞盡腦汁地做複雜的計算,而且所有的分支都已做好,接合處也不怕尺寸不合漏血的情形。相對於醫生自己用平行支架技巧所做成的主動脈支架植入術,更節省時間,都不擔心有內漏的發生。對於大部分的胸腹主動脈瘤,只要血管的角度允許,多數可以用分支支架來完成手,更可以大幅度縮短手術的時間一步提升病患的安全,分支支架可以說是目前對於複雜的胸腹主動脈最先進的治療方式。

胸腹主動脈瘤是一個凶險的疾病,治療起來也相當的複雜。在目前這個血管腔內治療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主動脈瘤患者可以用全腔內治療來解決。現在的主動脈治療團隊,會依據患者動脈瘤病灶的解剖學位置、形狀,以及考慮患者本身的條件,來選擇對於患者最有利的治療方式。
Picture
圖片2:曲克公司出品的分支支架系統治療胸腹主動脈瘤

文 / 血管外科 柯博仁醫師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按這裡提問


    分類瀏覽

    All
    動脈瘤
    動脈阻塞
    動脈剝離
    靜脈栓塞
    靜脈曲張
    洗腎通路
    醫療器材
    血管健康資訊

    分月瀏覽

    March 2019
    June 2018
    April 2018
    February 2017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April 2016
    Dec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RSS Feed

©2014 - 2020 血管健康網 vascular-heal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非經許可,請勿轉載。
 
免責聲明:本站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用,並非對特定案例之專業診療意見。
Photos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medisave, InstitutoMedico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