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健康網
  • 首頁
  • 血管健康知識
  • 就醫資訊
    • 血管疾病(依病名分)
    • 血管疾病(依症狀分)
  • 名詞解釋
  • 關於本網

胸部主動脈瘤的簡介

5/18/2014

0 Comments

 
動脈血管的不正常擴大,我們可以稱呼為動脈瘤(aneurysm)。 人體的主動脈,從心臟發出以後,負責把血液供應到全身各個重要的器官。有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人體的主動脈有不正常擴大的時候,就成為主動脈瘤。主動脈瘤如果按照發生的部位,可以分為胸部動脈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以及腹部主動脈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胸部主動脈瘤位置與胸腔之內,平常很難察覺,一旦有血液外滲或者是有症狀的時候,表現得出來的不舒服跟腹部主動脈瘤是有相當程度的不一樣。
胸主動脈瘤的症狀

大部分的胸部主動脈瘤是沒有症狀,除非胸部主動脈的大小長到一定的程度,對於周圍胸腔內的其他構造比如神經氣管肺臟等等有所壓迫,才會表現出不舒服的症狀。當主動脈瘤的大小漲到很大的時候,雖然沒有破裂,有可能產生一些不特定的症狀,包括: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等等。如果壓迫到旁邊的神經,有可能會有聲音沙啞,喉嚨不舒服的情形。有的巨大動脈瘤裡面會有血塊的存在,有的時候因為某種因素血塊如果變得不穩定,血塊四處飛散,可能會有暫時性的中風,小中風,更嚴重的可能會有頸動脈阻塞造成大中風或出血等不幸的狀況。如果動脈瘤越來越大,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能會有血液滲出,動脈瘤破裂情形,這時候就會發生劇烈胸痛, 呼吸困難,甚至大量出血產生休克 。

胸部主動脈瘤的種類

主動脈瘤發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人體血管老化,產生動脈硬化,動脈壁日益脆弱,造成的退化性主動脈瘤degenerative aortic aneurysm。第二類是因為高血壓所引起,血管壁分成兩層,而產生的主動脈剝離Dissection Aneurysm,經過一段時間動脈血流衝擊,而形成的主動脈瘤。第三類是因為感染而造成的感染主動脈瘤mycotic aneurysm。因為某種感染因子,比如說是細菌或者是病毒在血液裡面滋長,致病菌攻擊到了主動脈的血管壁造成血管壁的脆弱,因此膨大形成的主動脈瘤。不管是退化性的主動脈瘤,剝離的主動脈瘤,或者感染的主動脈瘤都會在血管直徑變大到一定程度以後會有破裂致命的危險。當胸部主動脈瘤有破裂之虞時,就應該給予適當的治療。

胸部主動脈瘤的診斷

胸部主動脈瘤存在胸腔的深處,沒有辦法用手直接觸摸得到,所以在診斷上常常有盲點。一般的胸腔X光片,有的時候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看到主動脈瘤的陰影。一旦在胸腔X光片片上看到主動脈部分有不正常陰影,必須要進一步的影像評估。現代醫學常用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以及核磁共振等先進的檢查,都可以是胸主動脈全面性評估的有力工具。血管專科醫師可以從電腦斷層片中清楚的界定動脈瘤的大小、位置、形狀,據此判斷這一動脈瘤的危險程度。醫生會根據影像診斷,再配合病人的身體狀況,來做出治療計畫以及相關的建議。

有關胸主動脈的治療

胸部主動脈瘤,以前有需要治療時只能用傳統的胸部主動脈手術。手術的方法是,利用胸腔切口,將病變的主動脈部分切除,取代以人工血管。

近代醫療因為血管腔內修復技術的發展,大部分的動脈瘤都可以用主動脈支架來治療。經過術前計劃,使用專門的主動脈支架,經過大腿的血管,在血管攝影機的導引下,輸送到病灶的地方加以釋放,將胸腔主動脈瘤固定住以預防將來的主動脈瘤破裂。主動脈支架的出現,使得胸部主動脈有的治療傷口更小,失血更少,併發症也減少,手術之後的恢復也就更快了。

目前針對胸主動脈瘤患者的手術治療,必須根據特別患者的狀況,加以設計不同的手術方式。目前大部分的患者都可以採用沒有刀口的經皮穿刺主動脈支架手術。然而對於一些主動脈瘤尺寸較大,位置比較靠近心臟,以及牽涉到重要血管分枝(頸動脈)的患者,除了純粹的主動脈支架置放之外,仍然需要配合一個到數個2到5公分的開刀傷口來進行所謂的混合型手術hybrid surgery。我們相信,隨著醫療臨床技術的快速進展,以及血管支架的改善,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將胸主動脈瘤手術的傷口再進一步縮小,創傷降到更低。

---
文 / 血管外科 柯博仁醫師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按這裡提問


    分類瀏覽

    All
    動脈瘤
    動脈阻塞
    動脈剝離
    靜脈栓塞
    靜脈曲張
    洗腎通路
    醫療器材
    血管健康資訊

    分月瀏覽

    March 2019
    June 2018
    April 2018
    February 2017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April 2016
    Dec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RSS Feed

©2014 - 2020 血管健康網 vascular-heal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非經許可,請勿轉載。
 
免責聲明:本站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用,並非對特定案例之專業診療意見。
Photos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medisave, InstitutoMedico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