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健康網
  • 首頁
  • 血管健康知識
  • 就醫資訊
    • 血管疾病(依病名分)
    • 血管疾病(依症狀分)
  • 名詞解釋
  • 關於本網

5個控制高血壓的生活要點

10/8/2014

0 Comments

 
日常生活上,掌握了以下的五個重點,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壓:

體重

人體的體重和動脈血壓息息相關,體重跟血壓的關係在很多的科學研究都已經被證明。體重過重的個體,意味著心臟需要更用力的收縮才能夠將血液供應送到全身的各個組織細胞裡,加上體重和荷爾蒙,交感神經的激發,以及身體鹽分攝取都有很明顯的關係,這一些都可能是影響到血壓的原因。人體的體重越重,平常的血壓就容易偏高,體重血壓的關係特別是在小孩子以及年輕的成人上特別顯著。也就是說,想要避免個體在成長之後或中老年之後產生高血壓,體重控制是不可輕忽的,尤其是在小孩子的階段及青少年的階段就要開始注意了。
Picture

實證醫學也很清楚地顯示,控制體重實實在在是控制血壓的有效方法。一般而言,體重過重的個體如果開始減重,每減少一公斤的體重,平均血壓就可以降低一個毫米汞柱。因此體重過重的個體在減重過程中,常常有機會在體重減輕到正常體重之前血壓就會有明顯的改善,這樣不需要任何降血壓的藥物,就可以得到明顯血壓的改善,實在是不可以忽視的一個現象。

運動

運動對人體的健康有非常多的好處,其中之一好處就是可以顯著地增強心臟的功能,心臟的功能強大之後,就可以做更少的工來達到推動同樣血液循環供應全身的目標。經過適當訓練的心臟,可以輕輕鬆鬆地把血液推到全身,如此一來人體血管所受到的壓力降低了,高血壓也就獲得改善。

根據研究,持續的運動可以讓你的動脈血壓降低五到十個毫米汞柱,它的效果跟許多降血壓藥物有著相類似效果,却沒有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只要進行持續的運動,經過一個月到三個月的時間,一般人就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規則運動對於血壓所具有的正面效果。

飲食

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的專業建議,高血壓的個體應該多多攝食全麥食物、蔬菜、水果、低脂奶品。這類的飲食可以讓攝取的膽固醇、脂肪、鈉鹽份有充份地降低,同時也可以讓飲食的鉀、鎂,以及鈣能夠有效地增加。如此一來,對於輕微的高血壓控制效果和口服藥物是不相上下的。

香煙

香煙對人體有相當不良的影響,香煙對人體在使用之後馬上會有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速,心肌收縮的效果。長期使用香煙,會使得心血管產生病變,加速動脈硬化,血管老化,而產生各式各樣的血管相關疾病。研究也證實,其實香煙每天抽十五支以上和高血壓的產生有明顯的相關性。

我們建議,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應該戒掉香煙。香煙會使得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明顯增加,使用香煙,所造成的人體動脈血壓馬上增高,也可能會造成腎臟壓力變大,因此腎臟損傷衰竭的比例也會增高。所以,各位癮君子們,如果想要把高血壓拋在腦後,那麼就戒煙吧!

生活壓力

許多的研究顯示,長期的心理壓力可以造成動脈血壓上升,我們也知道,精神上的壓力可以在急性期就造成交感神經的激發,進一步造成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如果人體長期處在緊張,心理壓力的刺激之下,當然會使得精神緊張,交感神經亢奮,血管收縮,造成對動脈血壓不良的影響。

結論

高血壓是一個影響層面非常廣泛的全身慢性疾病,一旦有了高血壓,我們建議除了以藥物控制之外,非藥物的控制方法也不能忽略。保持適當的體重,有長期規律的運動,行健康均衡的飲食,不接觸香煙以及二手煙,以及在生活上、心理上的充分表示,在在都可以有效地減低高血壓以及高血壓長期對身體造成的不良影響。

文 / 血管外科 柯博仁醫師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按這裡提問


    分類瀏覽

    All
    動脈瘤
    動脈阻塞
    動脈剝離
    靜脈栓塞
    靜脈曲張
    洗腎通路
    醫療器材
    血管健康資訊

    分月瀏覽

    March 2019
    June 2018
    April 2018
    February 2017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April 2016
    Dec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RSS Feed

©2014 - 2020 血管健康網 vascular-heal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非經許可,請勿轉載。
 
免責聲明:本站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用,並非對特定案例之專業診療意見。
Photos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medisave, InstitutoMedico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