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健康網
  • 首頁
  • 血管健康知識
  • 就醫資訊
    • 血管疾病(依病名分)
    • 血管疾病(依症狀分)
  • 名詞解釋
  • 關於本網

要不要動手術?乙型主動脈剝離的介入時機

7/1/2014

0 Comments

 
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的嚴重病症。甲型的主動脈剝離需要緊急處理,刻不容緩必須進行緊急的開心手術,否則有生命危險。然而乙型(type B aortic dissection)的主動脈剝離,這是看個別病例的症狀以及治療情形而定。一旦真的有乙型行的主動脈剝離(也就是降主動脈的主動脈剝離),入住加護病房照護,控制血壓心跳,保護各個器官的血液灌注是必需的。然而,什麼樣的情形需要在藥物治療之外加上積極的手術治療(血管介入)呢?
所有的手術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風險,所以血管介入必須在明顯有利益的情形才建議進行。乙型主動脈剝離如果有以下的情形之一,那麼就必須考慮積極的血管介入,以手術來立即矯正血管壁的病灶,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而有生命危險。

一、血管直徑變大超過6公分,或者血管直徑急遽增大中

主動脈剝離會造成血管壁的脆弱性。於是,有一大部分的病人隨著時間,血管的直徑越來越大,就好像氣球吹氣一樣,體積越大的時候越容易破裂。主動脈逐漸變大的時候,達到一定的程度,一但血壓過高,那麼就可能造成主動脈壁的破裂,而導致大出血,生命危險。一般而言,胸主動脈的直徑如果超過六公分,就有明顯破裂的危險。於是乎,如果主動脈壁因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膨大超過六公分的話,那麼就有必要思考進行血管手術來避免生命危險。

另外有些病人,雖然血管還沒到達六公分,但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比如說半年內,發現血管不停長大,那麼表示即使目前沒有立即的危險,但是很快就會長到有破裂的可能,這個時候要考慮進行積極的手術治療。

二、動脈血壓很難控制的時候

主動脈剝離裡的病人血壓的藥物控制非常重要。有時病人住在加護病房,即使用了好幾種的控制藥物,仍然沒有辦法將血壓控制在理想安全的範圍之內,這個時候,因為血壓的變化,造成剛剛剝離的主動脈很容易受到不正常的血液衝擊會導致破裂會有危險。所以,對於血壓難以控制在理想範圍之內的主動脈剝離病人,我們也有必要加以思考血管介入,來直接修理病灶,以免不穩定的需要造成病人生命危險。

三、分支血管的血流受到影響時

主動脈剝離有時候會造成主動脈的分支血管血流影響。主動脈主要的分支包括腎動脈,長動脈,下肢動脈…等等,如果主動脈剝離的病人同時合併有分支血管的缺血,比方說腎動脈栓塞或血流阻礙,腸動脈缺學相關症狀,下肢缺血相關症狀,就必須考慮在最快的時間之內給予主動脈病灶的手術治療。對於這些病人,治療的目的就是將主動脈病灶矯正後,能夠恢復分支血管的血流供應,以免缺血的器官繼續惡化。

主動脈剝離造成的分支血管缺血症狀包括:腎臟衰竭,少尿,腹痛,腹脹,下半身冰冷疼痛,肢體發紺 …等等。

四、疼痛持續的主動脈剝離

一般而言急性的乙型主動脈剝離在開始控制血壓、進行加護病房照顧之後,症狀應該可以緩解。如果病人在接受藥物治療之後,胸痛背痛的疼痛仍然持續,或者症狀緩解一段時間,忽然又開始新的胸痛以及背痛,那麼也應該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持續性的疼痛對於這些主動脈剝離的病人,代表的意義就是病程仍然在進行當中,如果不採取積極矯正的手段,那麼主動脈剝離的情形越來越厲害,也就造成生命威脅的機會越來越大,所以不得不正視思考積極的血管介入治療。

簡單來說,乙型主動脈剝離如果有主動脈過大、分支血管血流影響、血壓難以控制、以及疼痛持續等情形,就必須採取手術治療了。

文 / 血管外科 柯博仁醫師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按這裡提問


    分類瀏覽

    All
    動脈瘤
    動脈阻塞
    動脈剝離
    靜脈栓塞
    靜脈曲張
    洗腎通路
    醫療器材
    血管健康資訊

    分月瀏覽

    March 2019
    June 2018
    April 2018
    February 2017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April 2016
    Dec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RSS Feed

©2014 - 2020 血管健康網 vascular-heal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非經許可,請勿轉載。
 
免責聲明:本站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用,並非對特定案例之專業診療意見。
Photos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medisave, InstitutoMedico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