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健康網
  • 首頁
  • 血管健康知識
  • 就醫資訊
    • 血管疾病(依病名分)
    • 血管疾病(依症狀分)
  • 名詞解釋
  • 關於本網

內漏 (endoleak)

內漏 / endoleak: 動脈瘤在進行支架治療手術之後,如果還有活動性的血液流入動脈瘤之內,稱之為內漏。一般可以分成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第四型,第五型。
內漏 (Endoleak) 的解釋

內漏 (Endoleak) 的解釋

什麼是內漏 (Endoleak)?

內漏 (Endoleak) 是一種常見的併發症,發生在血管內動脈瘤修復術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VAR) 後。內漏的情況是血液滲漏到覆膜支架外,但仍在動脈瘤囊內,這可能會增加動脈瘤破裂的風險。

內漏的種類

內漏可以分為五種類型,每種內漏有不同的成因和處理方法:

  • Type I:這種內漏發生在支架與動脈壁的連接處,血液從支架的頂端或底端滲漏。這類內漏通常需要立即處理,因為其破裂風險較高​:citation[oaicite:13]{index=13}​​:citation[oaicite:12]{index=12}​。
  • Type II:這是最常見的內漏,發生在血液從動脈的分支流入動脈瘤囊。Type II 內漏通常無害,且常在六個月內自行消失,但若動脈瘤囊擴大則需治療​:citation[oaicite:11]{index=11}​​:citation[oaicite:10]{index=10}​。
  • Type III:這種內漏是由於支架部件之間的錯位或分離引起的,類似於 Type I 內漏,也需要迅速處理以防止動脈瘤破裂​:citation[oaicite:9]{index=9}​​:citation[oaicite:8]{index=8}​。
  • Type IV:這種內漏是由於支架材料的孔隙性導致的血液滲漏,通常在術後立即發生,且大多數情況下會自行消失​:citation[oaicite:7]{index=7}​。
  • Type V (Endotension):這種情況下,動脈瘤囊擴大,但沒有明顯的內漏跡象,其原因尚未完全了解​:citation[oaicite:6]{index=6}​​:citation[oaicite:5]{index=5}​。

內漏的診斷和症狀

內漏通常在術後通過影像檢查發現,如電腦斷層掃描 (CT Scan)、磁共振成像 (MRI) 或超聲波 (Ultrasound)。內漏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的症狀,但如果導致動脈瘤破裂,會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如突然劇烈的腹痛、背痛或腿痛、頭暈、出汗等​:citation[oaicite:4]{index=4}​​:citation[oaicite:3]{index=3}​。

內漏的治療方法

內漏的治療方法取決於內漏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包括:

  • 觀察:對於無害的 Type II 內漏,醫生可能會採取觀察策略,定期進行影像檢查以監測動脈瘤囊的變化​:citation[oaicite:2]{index=2}​。
  • 血管內治療:通過微創手術,如栓塞術 (Embolization) 或延長支架覆蓋區域,來修復內漏​:citation[oaicite:1]{index=1}​。
  • 手術:在微創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開放手術來修復內漏​:citation[oaicite:0]{index=0}​。

結論

內漏是血管內動脈瘤修復術後的一種潛在併發症,了解其種類、診斷方法和治療選項,有助於及早發現和處理,減少風險。如果您有任何相關症狀或疑問,請儘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建議和治療。

更多資訊可參考柯博仁醫師的專業網站及博診所網站。


有對任何血管外科名詞有疑問?請發問!
©2014 - 2025 血管健康網 vascular-heal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非經許可,請勿轉載。
 
免責聲明:本站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用,並非對特定案例之專業診療意見。